第四十章
關燈
小
中
大
朱元璋將自己的姓給了男孩, 卻沒真讓他去拼死拼活的。他願意相信朱英一次, 便指派了幾個頗有本事的文士武將教授朱英, 真要拼命也得朱英先有了拼命的本事才行。
然而此番沈萬三帶來的人中還另有一人也叫囂著想要見見朱元璋,只說不願做普通小兵, 願為先鋒帶隊沖鋒在前。此人朱元璋並沒有見,軍中沒有這樣可以毛遂自薦的規矩。他只是叫人傳話告訴他,若他有本事自然可以憑軍功晉升,若是沒有,他便想辦法保住命吧, 先鋒這樣的危險職位不適合他。
晾了沈萬三幾日, 朱元璋見了他。沈萬三再沒有先前那副居功自傲的模樣了,頗為謙卑地向朱元璋說:“此番我帶來了三萬人, 有兩萬是我養在周莊精通海戰的私兵, 另有一萬是路上招募或俘獲的, 將軍可以考慮將他們編入陸軍隊伍中。另外, 昨日我出海做生意常用的七艘大型商船也都順著水路到了, 將軍是否考慮用在之後的水戰中?”
他微微仰了頭偷偷打量著朱元璋的神色, 朱元璋卻是神情不動沒叫他看破半分心思。
沈萬三的商船雖說比不得朱元璋自己設計的那三艘軍船利於弓箭手射擊,卻也能夠裝載大量人手。且他海外經商本就容易碰上海盜, 在商船的堅固程度上狠下了功夫, 用的都是海外百年實木外蒙精鐵,論堅固程度可能更甚戰船一籌。
總歸比朱元璋的漁船好上百倍。
只是朱元璋已經瞧過沈萬三一得意便飄起來的模樣了,不願再輕易誇讚他:“倒是達到了約書上的要求,你的功勞我記下了, 許諾你的事我會做到的。”
聽他提起約書,沈萬三便記起自己這一路宣揚,不敢再邀功,只喏喏了幾句接連點頭。
“我聽說有幾戶商人知道了你的事兒後特意聯系了你,也想要帶私兵投到我這裏來。你是怎麽答覆的?”
沈萬三吃了一驚,沒想到自己與他人的私下通信朱元璋都清楚內容。他還沒來得及答覆,心中想的卻是拒絕了這些人。所謂物以稀為貴,若是商官只他一個,那他的地位就遠比其他商人高了,朱元璋倚重的也就只會是他一個。若是人人都領了援助朱元璋的功勞,說不定朱元璋還要記恨他這次張揚的風頭,轉而看重了其他人。
然而朱元璋既然已經知道了這件事,他再想偷偷尋理由回絕這些人就做不到了,只能有些慌亂地回道:“能有更多助力來幫助將軍當然再好不過了,我原本還有些親密些的貿易夥伴,還沒有來信,我先答允了來詢問我的,再去幫將軍問問我其餘朋友的意思,爭取為將軍籌來更多兵力。”
冷汗順著他的臉頰流了下來,他沒有事先通知朋友是想為自己留條退路,哪怕朱元璋反悔吞了他的私兵卻不做答允了的事兒,好歹他的朋友還能接濟他一把。只是眼下他是眼瞅著朱元璋面無表情的臉心中生懼,一點兒心思也不敢藏了。
朱元璋見敲打的差不多了,也就和緩了臉色:“為自己籌謀也不是什麽壞事,只是什麽事也該分個輕重緩急。如今我對付陳友諒,當然是兵力越多越好,我取勝了,答允你的事兒才能做到不是嗎?”
沈萬三哪裏還敢反駁,只連連點頭應是。
打一棒子給一個甜棗,朱元璋又道:“況且這些拉來別支隊伍的功勞可是要記在你的頭上的,我既要提高商人的地位,那便需要好好管理他們。我不是十分熟悉商業來往,最後肯定要拔擢一人替我打理著的,文官心中清高不合適,你們也不會服氣。若你能做的好,這個人選我當然還是屬意你的。”
沈萬三的眼睛一亮,若按朱元璋所說,這商官也是要分親疏高低的話,他便不用再計較旁人領了功勞了——無論是誰獻兵,自己這個聯絡者都可以領
上一份功勞,最後排序下來,自己是最先跟隨的,又是功勞最大的,可不就是該排在第一位的嗎!
心中想明白了,沈萬三便有些迫不及待地想要向其餘商人發書信了。朱元璋此次談話的目的達到了,滿意地一笑,也就讓他退下了。
半個月的時間,處州匯集了各方商人的私兵竟然達到了八萬人,加上原本朱元璋帶來的六萬人,十四萬人的軍隊,朱元璋不信此番還會攻克不下陳友諒。
沒有徹底統合好兵力的陳友諒果然一敗再敗,最終做出了拆東墻補西墻的舉動——沒了脫脫統領的元軍好打,他便專註投入兵力攻克南方的元軍,北方被朱元璋攻打的城池能守便守,守不住便讓守將果斷撤退保住兵力。
就在朱元璋一連取勝的情況下,北方的張士誠鬧出了一件大事。他假意聯系劉福通的紅巾軍一同抗元,私底下卻是偷偷投降了王保保的元軍,與元軍裏應外合將劉福通的軍隊攻得潰不成軍。紅巾軍主帥劉福通原本對他十分信任,將自己的布置全部告知了他,不料他一朝背叛,最終憤然戰死沙場。
剩餘紅巾軍將領群龍無首,只能化整為零各自逃竄四方,被元軍與張士誠追擊著死傷無數,張士誠的風頭一時無兩。
因他這次的功勞,元朝十分高興,大力讚賞了他一番,封了他作太尉,手下其餘人也都各有官職賞賜。張士誠仿佛真的成了元軍手中的一把刀,揮砍向紅巾軍,一雙眼卻是虎視眈眈地就要沖著朱元璋的滁州下手了。
湯和急急地傳信給朱元璋,詢問朱元璋他們是否要對劉福通殘部進行救援,抑制住張士誠如今的勢頭。他擔心張士誠吞下劉福通部後又借元軍的勢來攻打滁州應天,請求朱元璋暫時放下南邊的陳友諒,回來將張士誠先處理掉。有一個投降元朝的鄰居,這實在叫湯和坐立不安。
朱元璋將信的內容告知了在場的諸人,詢問他們的意見。
“如今攻打陳友諒正在關鍵時候,此時放棄,我覺得回防不妥。”劉基最先提出反對意見,在他看來,與陳友諒的戰局就要接近尾聲了,即便是冒險也要攻下陳友諒。滁州或是濠州即便是被張士誠攻下了,等打下陳友諒之後朱元璋也可以再去奪回來。
這次能籌募來商人的私兵實在不易,若是回防,這些私兵肯定有大半無法編入到朱元璋的隊伍中,沒能成功攻打下陳友諒,許諾給商人的諾言還要不要實現了?下次攻打的時候,又要以什麽樣的理由說動這些商人呢?
李善長是清楚朱元璋曾經故意拖延救援張士誠的時機的,結果導致了張士誠的兄弟一死一殘。他擔憂張士誠因此心中記恨朱元璋,選了相對滁州城防較弱的濠州攻打,那濠州又要是生靈塗炭了。他一個濠州人實在無法眼看著這樣的事情發生在自己的故鄉。
因此他一拱手向朱元璋說道:“咱們曾經就來攻打過陳友諒一次,上次咱們回防了,這次與上次的事態同樣緊急。張士誠此人做出投降元軍的舉動實在令人不齒,但他的威脅性卻因此增大了無數倍。滁州是將軍的心腹之地,濠州是將軍重要的故鄉,無論是哪一處,咱們都是不能丟的啊!”
兩人說的都有道理,其餘人的意見大致也就歸成了這兩類。到底是因著李善長在軍中的威信大些,在場諸人又有許多都是濠州滁州人,支持李善長觀點的占了大部分。官職較高的將領中,只徐達一人是猶豫了一番之後站在了劉基那一邊。
朱元璋問他原因,他答道:“我是親自見過張士誠其人的,此人相較於他的弟弟張士義來說雖然沒在損失兄弟上表現得太過明顯,但我也能看出他是因此十分痛心憤怒的,甚至於遏制不住自己的情緒,對我表現出了不滿。”
他斟酌了好一番才繼續說道:“我認為以他
的性子,親弟弟被元軍害死了一個,弄殘了一個,他怎麽樣也不會真投降了元軍的。更何況,他投降的那一支就是曾經攻打過他的那一支。”
“你也這麽想?”朱元璋的意見與徐達相同,他只是沒料到張士誠竟然真的願意暫時忍下對元軍的仇恨,做了元軍的一條狗。
張士誠東邊就是朱元璋,北邊是劉福通,西邊就是元軍大部,他想要發展必須選定一個方向發展。對於朱元璋,他本就心懷忌憚不願攻打也不願聯合,而若是聯合劉福通抗元,元朝勢大,即便真打下來了地方也無法徹底將元軍擊敗。況且之後地盤的分配又是個問題,他到底不是白蓮教紅巾軍那一脈,兩支部隊間矛盾重重,一旦鬧翻,又要被元軍撿了便宜。
這種情況下,他能夠選擇的只有向元軍投降做招安軍,攻下劉福通的地盤。
雖說朱元璋是陳友諒與張士誠的敵人,但他對這兩人還是頗為了解的,他們兩絕不會真的作了替元朝四處咬人的狗。張士誠攻下劉福通的地盤之後,選擇的一定不是消耗兵力來攻朱元璋的城防,他一定會變成一頭狼反撲元軍。
聽完朱元璋的理論後,李善長等人到底還是有些猶豫。這些分析都只是出自朱元璋對張士誠的理解,無法叫他們完全相信了。
朱元璋笑了笑,又說道:“即便如你們所說,張士誠放下了對元軍的仇恨。他的弟弟張士德被元軍害殘了,但憑他從前功勞,如今依然在張士誠政權中擁有話語權。幼弟張士義是個荒唐角色,在這一點上完全支持張士德的覆仇。張家如今只剩了三個人,兩兄弟都仇恨著元軍,卻沒有在張士德投降的時候鬧出事來,你們覺得是為什麽?”
他沒有等別人給出一個答案,自問自答了:“因為張士誠肯定告訴了他們,這次投降不會長久。”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然而此番沈萬三帶來的人中還另有一人也叫囂著想要見見朱元璋,只說不願做普通小兵, 願為先鋒帶隊沖鋒在前。此人朱元璋並沒有見,軍中沒有這樣可以毛遂自薦的規矩。他只是叫人傳話告訴他,若他有本事自然可以憑軍功晉升,若是沒有,他便想辦法保住命吧, 先鋒這樣的危險職位不適合他。
晾了沈萬三幾日, 朱元璋見了他。沈萬三再沒有先前那副居功自傲的模樣了,頗為謙卑地向朱元璋說:“此番我帶來了三萬人, 有兩萬是我養在周莊精通海戰的私兵, 另有一萬是路上招募或俘獲的, 將軍可以考慮將他們編入陸軍隊伍中。另外, 昨日我出海做生意常用的七艘大型商船也都順著水路到了, 將軍是否考慮用在之後的水戰中?”
他微微仰了頭偷偷打量著朱元璋的神色, 朱元璋卻是神情不動沒叫他看破半分心思。
沈萬三的商船雖說比不得朱元璋自己設計的那三艘軍船利於弓箭手射擊,卻也能夠裝載大量人手。且他海外經商本就容易碰上海盜, 在商船的堅固程度上狠下了功夫, 用的都是海外百年實木外蒙精鐵,論堅固程度可能更甚戰船一籌。
總歸比朱元璋的漁船好上百倍。
只是朱元璋已經瞧過沈萬三一得意便飄起來的模樣了,不願再輕易誇讚他:“倒是達到了約書上的要求,你的功勞我記下了, 許諾你的事我會做到的。”
聽他提起約書,沈萬三便記起自己這一路宣揚,不敢再邀功,只喏喏了幾句接連點頭。
“我聽說有幾戶商人知道了你的事兒後特意聯系了你,也想要帶私兵投到我這裏來。你是怎麽答覆的?”
沈萬三吃了一驚,沒想到自己與他人的私下通信朱元璋都清楚內容。他還沒來得及答覆,心中想的卻是拒絕了這些人。所謂物以稀為貴,若是商官只他一個,那他的地位就遠比其他商人高了,朱元璋倚重的也就只會是他一個。若是人人都領了援助朱元璋的功勞,說不定朱元璋還要記恨他這次張揚的風頭,轉而看重了其他人。
然而朱元璋既然已經知道了這件事,他再想偷偷尋理由回絕這些人就做不到了,只能有些慌亂地回道:“能有更多助力來幫助將軍當然再好不過了,我原本還有些親密些的貿易夥伴,還沒有來信,我先答允了來詢問我的,再去幫將軍問問我其餘朋友的意思,爭取為將軍籌來更多兵力。”
冷汗順著他的臉頰流了下來,他沒有事先通知朋友是想為自己留條退路,哪怕朱元璋反悔吞了他的私兵卻不做答允了的事兒,好歹他的朋友還能接濟他一把。只是眼下他是眼瞅著朱元璋面無表情的臉心中生懼,一點兒心思也不敢藏了。
朱元璋見敲打的差不多了,也就和緩了臉色:“為自己籌謀也不是什麽壞事,只是什麽事也該分個輕重緩急。如今我對付陳友諒,當然是兵力越多越好,我取勝了,答允你的事兒才能做到不是嗎?”
沈萬三哪裏還敢反駁,只連連點頭應是。
打一棒子給一個甜棗,朱元璋又道:“況且這些拉來別支隊伍的功勞可是要記在你的頭上的,我既要提高商人的地位,那便需要好好管理他們。我不是十分熟悉商業來往,最後肯定要拔擢一人替我打理著的,文官心中清高不合適,你們也不會服氣。若你能做的好,這個人選我當然還是屬意你的。”
沈萬三的眼睛一亮,若按朱元璋所說,這商官也是要分親疏高低的話,他便不用再計較旁人領了功勞了——無論是誰獻兵,自己這個聯絡者都可以領
上一份功勞,最後排序下來,自己是最先跟隨的,又是功勞最大的,可不就是該排在第一位的嗎!
心中想明白了,沈萬三便有些迫不及待地想要向其餘商人發書信了。朱元璋此次談話的目的達到了,滿意地一笑,也就讓他退下了。
半個月的時間,處州匯集了各方商人的私兵竟然達到了八萬人,加上原本朱元璋帶來的六萬人,十四萬人的軍隊,朱元璋不信此番還會攻克不下陳友諒。
沒有徹底統合好兵力的陳友諒果然一敗再敗,最終做出了拆東墻補西墻的舉動——沒了脫脫統領的元軍好打,他便專註投入兵力攻克南方的元軍,北方被朱元璋攻打的城池能守便守,守不住便讓守將果斷撤退保住兵力。
就在朱元璋一連取勝的情況下,北方的張士誠鬧出了一件大事。他假意聯系劉福通的紅巾軍一同抗元,私底下卻是偷偷投降了王保保的元軍,與元軍裏應外合將劉福通的軍隊攻得潰不成軍。紅巾軍主帥劉福通原本對他十分信任,將自己的布置全部告知了他,不料他一朝背叛,最終憤然戰死沙場。
剩餘紅巾軍將領群龍無首,只能化整為零各自逃竄四方,被元軍與張士誠追擊著死傷無數,張士誠的風頭一時無兩。
因他這次的功勞,元朝十分高興,大力讚賞了他一番,封了他作太尉,手下其餘人也都各有官職賞賜。張士誠仿佛真的成了元軍手中的一把刀,揮砍向紅巾軍,一雙眼卻是虎視眈眈地就要沖著朱元璋的滁州下手了。
湯和急急地傳信給朱元璋,詢問朱元璋他們是否要對劉福通殘部進行救援,抑制住張士誠如今的勢頭。他擔心張士誠吞下劉福通部後又借元軍的勢來攻打滁州應天,請求朱元璋暫時放下南邊的陳友諒,回來將張士誠先處理掉。有一個投降元朝的鄰居,這實在叫湯和坐立不安。
朱元璋將信的內容告知了在場的諸人,詢問他們的意見。
“如今攻打陳友諒正在關鍵時候,此時放棄,我覺得回防不妥。”劉基最先提出反對意見,在他看來,與陳友諒的戰局就要接近尾聲了,即便是冒險也要攻下陳友諒。滁州或是濠州即便是被張士誠攻下了,等打下陳友諒之後朱元璋也可以再去奪回來。
這次能籌募來商人的私兵實在不易,若是回防,這些私兵肯定有大半無法編入到朱元璋的隊伍中,沒能成功攻打下陳友諒,許諾給商人的諾言還要不要實現了?下次攻打的時候,又要以什麽樣的理由說動這些商人呢?
李善長是清楚朱元璋曾經故意拖延救援張士誠的時機的,結果導致了張士誠的兄弟一死一殘。他擔憂張士誠因此心中記恨朱元璋,選了相對滁州城防較弱的濠州攻打,那濠州又要是生靈塗炭了。他一個濠州人實在無法眼看著這樣的事情發生在自己的故鄉。
因此他一拱手向朱元璋說道:“咱們曾經就來攻打過陳友諒一次,上次咱們回防了,這次與上次的事態同樣緊急。張士誠此人做出投降元軍的舉動實在令人不齒,但他的威脅性卻因此增大了無數倍。滁州是將軍的心腹之地,濠州是將軍重要的故鄉,無論是哪一處,咱們都是不能丟的啊!”
兩人說的都有道理,其餘人的意見大致也就歸成了這兩類。到底是因著李善長在軍中的威信大些,在場諸人又有許多都是濠州滁州人,支持李善長觀點的占了大部分。官職較高的將領中,只徐達一人是猶豫了一番之後站在了劉基那一邊。
朱元璋問他原因,他答道:“我是親自見過張士誠其人的,此人相較於他的弟弟張士義來說雖然沒在損失兄弟上表現得太過明顯,但我也能看出他是因此十分痛心憤怒的,甚至於遏制不住自己的情緒,對我表現出了不滿。”
他斟酌了好一番才繼續說道:“我認為以他
的性子,親弟弟被元軍害死了一個,弄殘了一個,他怎麽樣也不會真投降了元軍的。更何況,他投降的那一支就是曾經攻打過他的那一支。”
“你也這麽想?”朱元璋的意見與徐達相同,他只是沒料到張士誠竟然真的願意暫時忍下對元軍的仇恨,做了元軍的一條狗。
張士誠東邊就是朱元璋,北邊是劉福通,西邊就是元軍大部,他想要發展必須選定一個方向發展。對於朱元璋,他本就心懷忌憚不願攻打也不願聯合,而若是聯合劉福通抗元,元朝勢大,即便真打下來了地方也無法徹底將元軍擊敗。況且之後地盤的分配又是個問題,他到底不是白蓮教紅巾軍那一脈,兩支部隊間矛盾重重,一旦鬧翻,又要被元軍撿了便宜。
這種情況下,他能夠選擇的只有向元軍投降做招安軍,攻下劉福通的地盤。
雖說朱元璋是陳友諒與張士誠的敵人,但他對這兩人還是頗為了解的,他們兩絕不會真的作了替元朝四處咬人的狗。張士誠攻下劉福通的地盤之後,選擇的一定不是消耗兵力來攻朱元璋的城防,他一定會變成一頭狼反撲元軍。
聽完朱元璋的理論後,李善長等人到底還是有些猶豫。這些分析都只是出自朱元璋對張士誠的理解,無法叫他們完全相信了。
朱元璋笑了笑,又說道:“即便如你們所說,張士誠放下了對元軍的仇恨。他的弟弟張士德被元軍害殘了,但憑他從前功勞,如今依然在張士誠政權中擁有話語權。幼弟張士義是個荒唐角色,在這一點上完全支持張士德的覆仇。張家如今只剩了三個人,兩兄弟都仇恨著元軍,卻沒有在張士德投降的時候鬧出事來,你們覺得是為什麽?”
他沒有等別人給出一個答案,自問自答了:“因為張士誠肯定告訴了他們,這次投降不會長久。”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